CentOS的回收机制主要涉及内存管理和文件删除两个方面。以下是详细介绍:
内存回收机制
- 页面回收算法(Page Replacement Algorithm, PRFA):
- 周期性检查:由后台守护进程
kswapd
定期检查系统内存使用情况,当空闲物理页面数目少于特定阈值时,发起页面回收操作。 - 内存严重不足事件:在需要大量内存分配而系统内存不足时,立即进行页面回收。
- 睡眠回收:在系统进入
suspend-to-disk
状态时,必须释放内存,否则可能使用OOM(Out of Memory)killer杀死进程以释放内存。
- 内存管理命令:
free
:查看内存使用情况。top
:实时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,包括内存使用率。ps
:显示当前系统的进程状态,帮助排查内存占用进程。vmstat
:展示系统的整体资源使用情况,包括虚拟内存和交换空间。
文件删除回收机制
CentOS通过在用户主目录下创建.trash
文件夹来实现文件删除的回收机制。当使用rm
命令删除文件时,可以通过别名rmtrash
将文件移动到.trash
文件夹中,而不是直接删除。这样可以保留删除的文件,以便后续恢复。
垃圾回收机制(适用于特定场景)
虽然 CentOS 本身不是一个基于垃圾回收的语言运行环境,但像 Java 这样的语言在 CentOS 上运行时,会涉及到垃圾回收机制。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清理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用的内存。
通过上述机制,CentOS 能够有效地管理内存资源,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,并在文件删除时提供一定的数据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