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7.info
人生若只如初见

PendingIntent传递数据注意参数RequestCode和Flag

在使用PendingIntent传递数据时,有两个参数需要注意,即requestCode和flag。

  1. 请求码(requestCode):
  • 请求码是一个整型值,用于标识不同的PendingIntent。

  • 如果传递的请求码不同,那么得到的PendingIntent对象也会不同。

  • 如果传递的请求码相同,则得到的PendingIntent对象也相同,后面的操作可能会覆盖前面的操作。

  • 因此,如果需要传递不同的数据,应该使用不同的请求码。

  1. 标志(flag):
  • 标志用于指定PendingIntent的行为,例如覆盖、更新或者追加等。

  • FLAG_CANCEL_CURRENT:如果系统中存在与该PendingIntent相同的已存在的PendingIntent对象,那么先取消已存在的,再创建新的。

  • FLAG_UPDATE_CURRENT:如果系统中存在与该PendingIntent相同的已存在的PendingIntent对象,那么更新已存在的数据。

  • FLAG_ONE_SHOT:表示该PendingIntent只能使用一次,使用后会自动取消。

  • FLAG_NO_CREATE:如果系统中不存在与该PendingIntent相同的已存在的PendingIntent对象,那么返回null,而不是创建一个新的。

  • FLAG_IMMUTABLE:表示该PendingIntent对象是不可修改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将FLAG_CANCEL_CURRENT或FLAG_UPDATE_CURRENT标志与同一个requestCode一起使用,那么它们实际上会互相覆盖,只有最后一个标志起作用。

示例代码如下所示:

Intent intent = new Intent(context, MyReceiver.class);
intent.putExtra("data", "Hello World");
PendingIntent pendingIntent = PendingIntent.getBroadcast(context, requestCode, intent, flag);

注意:PendingIntent还可以用于启动Activity、启动Service以及发送广播,上述示例中的MyReceiver可以替换为相应的组件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»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117.info/ask/fef26AzsLBwNfAFA.html

推荐文章

  • COleVariant与常用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

    COleVariant类是MFC中用来处理变体数据类型的类。它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数据类型,包括基本数据类型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COleVariant与基本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方法:...

  • Socket.Receive 接收数据不完整

    接收数据不完整可能是因为数据包的大小超过了接收缓冲区的大小,导致数据被截断。解决方法可以增大接收缓冲区的大小,或者在接收数据前先确定数据包的大小,然后...

  • Swift通过touchesBegan方法获取用户点击的view

    在Swift中,可以通过重写touchesBegan方法来获取用户点击的view。以下是一个示例:
    override func touchesBegan(_ touches: Set, with event: UIEvent?) {<...

  • c# DirectoryInfo类 详解

    DirectoryInfo类是System.IO命名空间下的一个类,用于操作目录。 创建DirectoryInfo对象: DirectoryInfo dir = new DirectoryInfo(“路径”); 常用属性: FullN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