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is的哈希表(Hash Table)是一种数据结构,用于存储键值对。当哈希表中的元素数量增加时,为了保持查询效率,Redis会进行rehash操作。以下是Redis rehash的原理:
-
初始化:当创建一个新的哈希表时,Redis会初始化一个大小为默认值(例如64)的底层数组。
-
扩容:当哈希表中的元素数量超过阈值(默认是2倍于底层数组的大小)时,Redis会触发rehash操作。扩容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哈希冲突,提高查询效率。
-
计算新哈希表大小:Redis会根据当前元素数量和扩容因子(默认为1.5)计算新的哈希表大小。例如,如果当前哈希表大小为64,扩容因子为1.5,那么新的哈希表大小将为64 * 1.5 = 96。
-
创建新哈希表:Redis会创建一个新的哈希表,其大小为计算出的新大小。
-
重新哈希:Redis会遍历旧哈希表中的所有元素,并使用新的哈希函数计算它们在新哈希表中的位置。这个过程称为重新哈希(rehashing)。
-
更新键值对:将重新哈希后的键值对存储到新哈希表中。
-
替换旧哈希表:将新哈希表设置为当前哈希表,并释放旧哈希表的内存。
-
完成rehash:rehash操作完成,Redis将继续使用新的哈希表进行键值对的存储和查询。
需要注意的是,rehash操作可能会导致Redis在短时间内阻塞,因为它需要遍历整个哈希表并重新计算哈希值。然而,由于Redis会在后台异步地进行rehash操作,因此对客户端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