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Debian上配置Kubernetes集群的网络是一个关键步骤,以下是详细的步骤和一些常见的网络方案。
基本网络配置步骤
-
设置主机名及更新hosts文件:
- 登录每个节点(master和worker节点),使用
hostnamectl
命令设置它们的主机名。 - 在所有节点的
/etc/hosts
文件中添加节点IP和主机名的映射。
- 登录每个节点(master和worker节点),使用
-
关闭所有节点的swap分区:
- 禁用swap分区可以让kubelet顺利运行。
- 运行命令:
sudo swapoff -a sudo sed -i '/ swap / s/^\(.*\)$/#\1/g' /etc/fstab
-
为Kubernetes集群添加防火墙规则:
- 允许必要的端口,例如:
sudo ufw allow 6443/tcp sudo ufw allow 2379/tcp sudo ufw allow 2380/tcp sudo ufw allow 10250/tcp sudo ufw allow 10251/tcp sudo ufw allow 10252/tcp sudo ufw allow 10255/tcp sudo ufw reload
- 允许必要的端口,例如:
-
在所有节点上安装containerd运行时:
- 安装containerd之前,设置以下内核参数:
cat <
- 编辑
/etc/sysctl.d/99-kubernetes-k8s.conf
文件:net.bridge.bridge-nf-call-iptables = 1 net.ipv4.ip_forward = 1
- 安装containerd之前,设置以下内核参数:
-
初始化Kubernetes集群:
- 使用
kubeadm
初始化master节点,并加入worker节点。
- 使用
常见的网络方案
-
Flannel:
- 一个广泛使用的方案,支持多种网络backend。
- 配置简单,适合小型集群。
-
Calico:
- 采用策略路由,节点之间采用BGP协议进行路由同步。
- 功能丰富,适合对网络有较高要求的场景。
-
WeaveNet:
- 采用UDP封装实现L2 Overlay,支持加密。
- 适合需要高可用性和安全性的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