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基本类型转换
它可以将非字符串类型(如数字、列表、字典等)转换为字符串类型。
```python
num = 123
print(str(num)) # 输出: '123'
lst = [1, 2, 3]
print(str(lst)) # 输出: '[1, 2, 3]'
dict = {'a': 1, 'b': 2}
print(str(dict)) # 输出: "{'a': 1, 'b': 2}"
```
2、自定义对象转字符串
当用于自定义对象时,`str()`实际上会调用该对象的`__str__()`方法。如果你在自己的类中定义了这个方法,你可以控制`str()`对你的对象进行转换时的表现形式。
```python
class MyClass:
def __str__(self):
return "This is a MyClass object"
obj = MyClass()
print(str(obj)) # 输出: 'This is a MyClass object'
```
3、易读性
`str()`函数生成的字符串更侧重于可读性,它尝试生成一个对用户友好的表达形式,而不是严格的表达式。这与`repr()`函数形成对比,后者生成的字符串更侧重于明确性和一致性,通常用于开发和调试目的。
4、字符串格式化
尽管`str()`本身并不直接涉及格式化操作,但将对象转换成字符串是字符串格式化的一个重要步骤。在使用`.format()`方法或f-string进行字符串格式化时,非字符串类型的数据会被自动转换为字符串,这一过程往往隐含着对`str()`函数的调用。
```python
age = 25
message = f"You are {age} years old."
print(message) # 输出: 'You are 25 years old.'
```
在这个例子中,变量`age`首先被`str()`函数转换为字符串,然后才被插入到结果字符串中。
总的来说,`str()`函数在Python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内置函数,它使得从其他数据类型到字符串的转换变得简单且直观。通过合理利用`str()`,你可以轻松地在需要字符串表示时转换各种类型的数据。